南郑区

南郑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南部,地处汉江上游谷地、汉江南岸;地理坐标:北纬32°24′~33°07′,东经106°30′~107°22′。县境东邻城固、西乡县,南接四川省通江、南江、旺苍县,西连宁强、勉县,北界汉江与汉中市隔水相望。县城汉山镇与各地距离:距城固县城(经汉中)48公里;北距汉中市政府12公里,东北距省会西安472公里。
【行政区划】
2015年,南郑区辖1个街道、20个镇:汉山街道、圣水镇、大河坎镇、协税镇、梁山镇、阳春镇、高台镇、新集镇、濂水镇、黄官镇、青树镇、红庙镇、牟家坝镇、法镇、湘水镇、小南海镇、碑坝镇、黎坪镇、福成镇、两河镇、胡家营镇。

城关镇 东城社区——西城社区周家坪村,马家坪村,王家山村,何家湾村,保卫村,元角村,白家湾村,赵家湾村,岳树岭村,郑家磅村,李家山村,团山村,小汉山村,杨家坝村,夏家庵村,权家湾村,白马寺村,陶家湾村,邹家湾村,潘营村,张坝村,石门村,汉坪村,国庆村,红桥村,五丰村,草堰村,齐力村,高庄村
圣水镇 圣水寺社区向阳社区大沟村,白庙村,南华村,马家嘴村,中营村,后营村,庄房村,山口村,林场村,瓮池村,王营村,堰柳村,山羊村,瓦桥村,廖坝村,新营村,五爱村,青史村
大河坎镇 大河坎社区油房街社区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张家村,社区大河坎村,渔营村,油坊村,店子村,李家营村,卢家沟村,三花石村,中所营村,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康家营村,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苏家山村,宋家山村,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丁舒营村,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董家营村,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办事处回龙寺村
协税镇 上街村,下街村,徐坡村,南路村,枣林村,王庄一村,王庄二村,吴坝村,张坪村,三官庙村,黄家沟村,马家岭村,茨坝村,大营村,瓦营村
梁山镇 梁山镇社区南寨村,王巷村,梁山村,梁西村,爱国村,强国村,石拱村,南堂村,中咀村,高营村,岭岗村,万众村
阳春镇 安坎村,付家河村,双桥村,柳元村,徐庙村,农丰村,王合村,杜家湾村,泉西村,岳家湾村,瞿义村,庄房村,泉沟村,刘台村,王湾村,吴坪村,凤凰村,陈家湾村,龙沟村
高台镇 高台社区高台村,上街村,东新村,东风村,东升村,团结村,战斗村,红旗村,齐龙村,红建村,红星村,石科村,马塘村,弥陀村,二郎村,姜刘村,马沟村,立峰村,武沟村,但沟村,杨湾村,李沟村
新集镇 新集社区西关村,前街村,岳岭村,龙王村,太白村,鲁营村,罗堰村,三洞桥村,宋家营村,许营村,焦山村,马岭村,野炉村,五郎村,十亩村,水城村,吴坎村,木枰村,大堰塘村,新合村,金华村,华安村,华燕村,华林村,华星村,华峰村,华阴村,三门村,杨沟村,竹场庵村,二门村,碗厂村,分水村,汪家山村
濂水镇 濂水村,柏杨村,里仁村,联合村,七里村,垭豁村,熊庙村,梁营村,西河村,团堆村,白鹤村
黄官镇 黄官社区岭镇村,河坝村,青龙村,武营村,定金村,宝鼎村,水井村,朝阳村,双喜村,桂花村,五丰村,长岭村,潮水村,庄子村,李家咀村,高石坎村,观音沟村,何家沟村
青树镇 青树子村,石桥沟村,五道岭村,汉山村,双坪村,查家沟村,潘家沟村,柳树沟村,高村,沙河村,新店子村,方家庵村,七里桥村,土门村,平桥村,董家沟村,汪家坝村,黄龙寺村,二里桥村,新桥村,双联村,冉家营村,田家湾村,谢家山村,土地垭村,樟木树村,马鞍山村,鞍子磅村,叶家堂村
红庙镇 红庙镇社区徐家岭村,明家沟村,五根树村,碾子坝村,罗帐岭村,浸林沟村,马家堰村,红寺坝村,红寺林村,干坝子村,元坝村,全心村,中心村,柳林村,红庙村,白家坝村,圃团村,五龙庵村,白杨堂村,关键村,红峰村
牟家坝镇 牟家坝镇社区牟家坝村,秧田坝村,神山沟村,柳沟村,王家沟村,谢家沟村,马仙坝村,宋家营村,徐家庵村,天坪寨村,响水岩村,张家山村,关公庙村,石岩子村,青山沟村,寨沟村,武学桥村,里八沟村,塔儿坪村,幸福桥村
法镇 红岩村,许家垭村,凉水井村,黄家沟村,李子垭村,兴隆村,茨坝村,沙河村,沙坝村,马家岭村,双河村,梓童村,后河村,八宝村,中梁村,新店村,曹家坝村,游家河村,硫磺沟村,付家沟村,法镇村,水磨村,新房村,打锣坪村
湘水镇 晏家坝村,陈家坝村,油盘寺村,黄花窑村,五里沟村,盘龙庵村,五里店村,花园坝村,雪林沟村,高皇山村,观音桥村,宝积寺村,长沟村,段家坝村,经堂湾村,潘家坝村,小岩村,华严村,桥梁村,海明村,寒山坝村,木头坝村,桑树坝村
小南海镇 郑家坝村,朱石沟村,回军坝村,水口山村,下板厂村,老龙池村,黄家山村,东沟村,青石关村,树林子村,大垭村,水桶坝村,明家湾村,大庵沟村,白果坪村,江西庵村,龙门垭村,康家坝村,峡山槽村,干河沟村,旱光坪村,山神庙村,秦家坝村,小河沟村,双龙村,陈家坪村,西坪村,西沟村,褒城坡村,杨家湾村,沙子河村
碑坝镇 碑坝社区西沟村,茶园村,西江村,花园村,金竹村,大竹村,韭菜岩村,大西坝村,四沟村,坝溪村,梁堂村,朱家坝村,庞家湾村,陆家湾村,横坡村,松树庵村
元坝镇 元坝镇社区元坝村,灰炉坝村,小褒城村,白岩山村,蔡坝村,刘家营村,二郎庙村,五郎坝村,松坪村,周家营村,熊家坝村,燕子岩村,大田坝村,小沙河村,桃坝村,黎坪村
胡家营乡 赖家山村,新岳村,石谷寺村,张家山村,胡家营村,韦家山村,塘坎村,杨家营村,建丰村,群星村,永灯村,土地岭村,漫坡村,高皇村
歇马乡 歇马店村,观音寺村,白沙寨村,黄草坪村,张家岭村,高家沟村,元山村,丁家坪村,汉群村
郭滩乡 荣国村,利民村,丁店村,肖营村,永远村,永固村,前丰村,新丰村,永丰村,星光村
忍水乡 张营村,白马村,汪家坝村,马庄村,陈湾村,马营村,双泉村,程扁村,崔星村,金星村,钢铁村,黄河村
两河乡 三门村,沙湾村,白庙村,红庙村,倒庙村,茅垭村,两河口村,墁坡村,燕子坎村,地坪村,炉河坝村
塘口乡 平桥村,寨坡村,火地沟村,武家沟村,杉树湾村,张家湾村,新田村,曹家坡村,鞍子坝村,大坪村,白岩村,庙坝村,长沟村,邓家垭村,龙池村
喜神坝乡 新建村,东兴村,龙家岭村,民生村,马家庵村,沙梁子村,双丰村,群福村,蒿坝村
高家岭乡 茶房寺村,郑家沟村,马鞍山村,红门垭村,溜沙坡村,鼓锣坪村,打鼓庙村,台盘寺村,朱家河村,新窖村,祖师店村
西河乡 西河口村,先进村,大西河村,联盟村,松坪村,南岔河村,广家店村,石笋坝村,回龙村
福成乡 程家坝村,大营村,莲花村,芭蕉坪村,田家营村,底坪村,明三湾村,小沟坪村,元坝村,东玉村,和平村,何伍岭村,安家湾村,聂家湾村
白玉乡 中营村,红岩村,大塘村,红椿坝村,元坪村
魏家桥乡 竹坝村,仰田窝村,郭家坪村,天台村,云河村,店子村,干沟村,纸房村,梨树村

【历史沿革】
东周(前770~前256)。春秋时为蜀地;战国时,南郑初属秦
厉共公二十六年(前451)“左庶长城南郑”,南郑地名始著。秦躁公二年(前441),南郑叛秦。
至秦惠公十三年(前387)伐蜀,夺回南郑。
周显王之世(前368~前321年,秦献公十七年至秦惠文王后元四年),南郑又被蜀占据。
秦惠文王后元九年(前316),派司马错领兵灭蜀,南郑复归秦。
后元十三年(前312))秦楚丹阳之战大败楚军后,置汉中郡,辖南郑县。
秦(前221~前206)。南郑为汉中郡属县。秦亡(前206),项羽封刘邦为汉王。“王巴、蜀、汉中”31县,定都南郑。
西汉(前206~公元25年)。时南郑为汉中郡属县,隶益州。新莽时(9~23)因之。更始帝刘玄二年(24),封汉宗室大将刘嘉为汉中王,建都南郑。旋为蜀王公孙述占据。
东汉(25~220)。光武帝初年,汉中郡治由西城(今安康)迁南郑,之后,南郑成为汉中郡(道、府)附郭首县,直至1949年12月初。
汉献帝初平二年(191)。张鲁据汉中,改汉中郡为汉宁郡,治设南郑。建安二十年(215),张鲁降于曹魏,复改为汉中郡,仍治南郑。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(219)。刘备由四川北上攻占汉中,自立为汉中王。南郑属蜀汉。
蜀汉炎兴元年(263年,曹魏景元四年),曹魏灭蜀汉,分益州置梁州,治沔阳。南郑隶梁州。
晋(265~420)。武帝秦始年间,南郑为梁州及汉中郡治所。太康十年(289)。封阳王之子司马迪为汉王,改梁州为“汉国”,南郑隶属之。成帝咸康中(335~342)。梁州刺史司马勋分县城内小城东面三分之一为梁州、汉中郡以及南郑县治所,至南北朝的宋、齐、魏都相沿未变。孝武帝宁康元年(373)。梁州刺史杨亮为前秦苻坚战败,秦将朱彤占据汉中。南郑属前秦。孝武帝太元九年(384)。
前秦梁州刺使潘猛弃汉中,奔长安。梁州之地(南郑隶属)复归晋。
南北朝(420~589)时,宋、齐沿用晋制,仍置梁州汉中郡,南郑为州、郡治所。同时,境内侨置秦州的部分郡、县(宋14郡39县,齐15郡43县),梁朝改梁州为后梁州,南郑属之。梁武帝天监三年,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(504),南郑地属北魏。延昌元年(512)分南郑北部置“武乡县”(今汉中市武乡镇);延昌中期又分县西南部为“廉水县”(在今濂水乡境内)。均属褒中郡。梁武帝大同元年(535)。南郑复入于梁。梁废“廉水县”仍入南郑。
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(551)。南郑又入于魏。西魏改武乡县为白云县,废帝三年(554),改南郑县为“光义县”,移理郡东光义府。北周改汉中郡为汉川郡,南郑为其属县。
隋(581~618)。文帝开皇初年,改光义县为南郑县。三年(583)撤销汉川郡,保留梁州,南郑为其属县。炀帝大业初年废梁州复置汉川郡,南郑为郡治,同时并入白云县。大业八年(612),将县城迁移故城西南临汉水(即今汉中市)。
唐(618~907)。高祖武德元年(618),废汉川郡置梁州,南郑县为州治所。武德三年(620),在南郑县北部复置白云县,九年废入城固县。太宗贞观元年(627),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。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),梁州属山南西道,治南郑。德宗兴元元年(784),改梁州为兴元府,辖南郑县,并为道、府治所。
五代十国时期(907~960)。南郑先后属前蜀、后唐、后蜀,为山南西道和兴元府治所。后蜀亡,南郑归宋。
北宋(960~1127)初年,南郑为峡西路兴元府辖县,并为路府治所;神宗熙宁五年(1072),划归利州路,仍为路、府治所。
南宋(1127~1279)。高宗绍兴十四年(1144),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,东路辖兴元府,南郑县为府辖县及路、府治所。于绍兴四年(1134)(一说为“光宗绍熙四年”),在县西南部置“廉水县”。理宗绍定年间废,复入南郑县。
元(1271~1368)。设陕西行中书省,改兴元府为兴元路。南郑为路治。此为南郑县正式划归陕西之始。
明(1368~1644)。太祖洪武三年(1370),更兴元路为汉中府;九年(1376)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,辖汉中府,南郑为府治。
清(1644~1911)。南郑属陕西布政使司汉中府辖县。
中华民国二年(1913),废府设道,南郑为陕西省汉中道治所。17年(1928)撤销汉中道,南郑县直属省辖。24年(1935)以汉中各县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。专员公署驻南郑县城。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;12月6日南郑解放。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。南郑县迁治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,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,其余集镇和乡村,仍由南郑县辖领。新划入褒城县的协税镇,时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1951后改为南郑区专员公署。
1954年后又先后更名汉中区专员公署、汉中地区行政公署)。  1954年底,将四川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南郑县。
1958年底撤销南郑县,辖区全部入汉中市。
1961年9月县市分设,划汉江以南原南郑县辖的冷水、汉山、红庙、南海、碑坝五区及原褒城县辖的高台、新集、黄官三区和原黎坪中心区的部分区域为南郑新政区。今南郑县实为两省四县(区)边缘地区组成的老名新县,属陕西省汉中市(地级)辖县。
1969年属汉中地区。1996年属汉中市。
1995年,为配合汉中地区撤销地设市的需要,撤销南郑县大河坎镇,设立大河坎街道,同时将大河坎街道划归汉中市管辖;1997年,撤销汉台区大河坎街道,设立大河坎镇,同时将大河坎镇划归南郑县管辖。
1996年撤区并乡设镇,周家坪镇、白马乡,协税乡的潘营、张坝2村,连山乡的石门、汉坪2村,合并为城关镇;山口乡并入圣水镇,中所乡、草堰乡合并设立中所镇,协税乡、连山乡合并设立协税镇,石拱乡并入梁山镇,安坎乡、农丰乡合并设立阳春镇,立峰乡、合同乡并入高台镇,华山、殷家坝、焦山3乡并入新集镇,高石乡、水井乡并入黄官镇,青树撤乡设镇,红土乡并入红庙镇,法镇乡、兴隆乡、桂花乡合并设立法镇镇,湘水、海棠、红旗3乡合并设立湘水镇,回军坝乡、秦家坝乡合并设立小南海镇,前进乡并入碑坝镇,元坝乡、五星乡合并立元坝镇,钢厂乡并入两河乡,广家乡并入西河乡,冉家乡并入塘坊乡,云河乡并入魏家桥乡,界牌乡并入胡家营乡,碗厂乡并入王坪乡,铁炉乡并入忍水乡。
1997年,南郑县面积2849平方千米,人口52.3万人。辖19镇19乡:城关镇、大河坎镇、圣水镇、中所镇、协税镇、梁山镇、阳春镇、高台镇、新集镇、黄官镇、濂水镇、青树镇、红庙镇、牟家坝镇、法镇镇、湘水镇、小南海镇、碑坝镇、元坝镇、红光乡、歇马乡、郭滩乡、胡家营乡、王坪乡、忍水乡、塘口乡、两河乡、庙坝乡、塘坊乡、喜神坝乡、高家岭乡、小坝乡、西河乡、福成乡、马元乡、白玉乡、魏家桥乡、黎坪乡。县政府驻城关镇。(501个行政村)
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,南郑县常住总人口478782人,其中:城关镇45391人、圣水镇19109人、大河坎镇28597人、中所镇26375人、协税镇17411人、梁山镇18730人、阳春镇16025人、高台镇21253人、新集镇32452人、濂水镇12496人、黄官镇17066人、青树镇11883人、红庙镇17003人、牟家坝镇14313人、小南海镇10024人、法镇16237人、湘水镇13101人、碑坝镇10093人、元坝镇5537人、红光乡6413人、胡家营乡18191人、歇马乡7668人、郭滩乡16019人、王坪乡6765人、忍水乡8014人、两河乡7900人、塘口乡6000人、庙坝乡1329人、塘坊乡11258人、喜神乡6678人、高家岭乡10723人、小坝乡2290人、西河乡3408人、福成乡3759人、马元乡1646人、白玉乡1953人、黎坪乡2255人、魏家桥乡3417人。
2001年,撤销中所镇并入大河坎镇,撤销红光乡并入圣水镇,撤销王坪乡并入新集镇,撤销庙坝乡并入塘口乡,撤销塘坊乡并入青树镇,撤销小坝乡并入小南海镇,撤销黎坪乡并入元坝镇,撤销马元乡并入福成乡。调整后,南郑县辖18个镇、12个乡:城关镇、圣水镇、大河坎镇、协税镇、梁山镇、阳春镇、高台镇、新集镇、濂水镇、黄官镇、青树镇、红庙镇、牟家坝镇、法镇镇、湘水镇、小南海镇、碑坝镇、元坝镇、胡家营乡、歇马乡、郭滩乡、忍水乡、两河乡、塘口乡、喜神坝乡、高家岭乡、西河乡、福成乡、白玉乡、魏家桥乡。
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,南郑县常住总人口471634人,其中:城关镇65546人,圣水镇21947人,大河坎镇68154人,协税镇16676人,梁山镇16178人,阳春镇13271人,高台镇21101人,新集镇32371人,濂水镇14462人,黄官镇16116人,青树镇23386人,红庙镇16687人,牟家坝镇13940人,法镇14174人,湘水镇11389人,小南海镇10297人,碑顼镇8416人,元坝镇6502人,胡家营乡18467人,歇马乡6654人,郭滩乡11558人,忍水乡6915人,两河乡6354人,塘口乡5733人,喜神坝乡5479人,高家岭乡8954人,西河乡2686人,福成乡4077人,白玉乡1969人,魏家桥乡2175人。
2011年,八沟乡并入牟家坝镇,撤销歇马乡并入大河坎镇,撤销郭滩乡并入梁山镇,撤销塘口乡并入黄官镇,撤销魏家桥乡划归黄官镇和两河镇,撤销喜神坝乡并入红庙镇,撤销高家岭乡并入牟家坝镇,撤销西河乡并入碑坝镇,撤销白玉乡、福成乡合并设立福成镇,撤销胡家营乡设立胡家营镇,撤销忍水乡设立忍水镇,城关镇更名为汉山镇,元坝镇更名为黎坪镇。调整后,南郑县辖22个镇:汉山镇、圣水镇、大河坎镇、协税镇、梁山镇、阳春镇、高台镇、新集镇、濂水镇、黄官镇、青树镇、红庙镇、牟家坝镇、法镇、湘水镇、小南海镇、碑坝镇、黎坪镇、福成镇、两河镇、胡家营镇、忍水镇。
2012年末,南郑县面积2807.5平方千米,户籍人口558699人,常住人口47.18万人。2013年末,南郑县辖22个镇,共有15个社区、393个行政村,县政府驻汉山镇。
2015年,撤销忍水镇,并入新集镇;撤销汉山镇,设立汉山街道。撤并101个行政村,保留296个行政村。调整后,南郑县辖1个街道、20个镇。
2017年8月28日,撤销南郑县,设立汉中市南郑区。

南郑是陕南山地(秦巴山地的陕西部分)的组成部分。辖区大部分在米仓山北坡,小部分在南坡。总趋势南高北低,呈阶梯状。最低处是汉江南岸的大中滩,海拔484米;最高点为川陕界山铁船山,海拔2468米;相对高差1984米。因受构造、气候、水文条件等内外力的制约和影响,县境内地貌轮廓多种多样。由北向南可依次划分为河谷阶地平原区、米仓山北麓丘陵低山区、米仓山中山区三种地貌区。中山、丘陵区占南郑县总面积的88.2%,平原区占11.8%。
南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。由于地理因素、季风环流等影响,气候具有以下特征:
①地处海陆气候分界处,包括两个气候带:北亚热带和暖温带,尤以北亚热带气候特征最为明显。
②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。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,经常有干冷气流进入,天气多阴沉,干旱少雨,东北风较多,但风力较弱;时有寒潮侵袭,但气温又不至过低。春季是北方干冷气流与南方湿热气流交替的时令,乍寒乍暖,天气多变,有时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有时则吹黄沙风。夏季东南季风活动频繁,湿热气流进入,雨热同季,多雷雨,伴有狂风;时有干旱发生。秋季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气团相遇,境内往往阴雨连绵,有时整月地皮不干;但有时也出现干旱(俗称“秋老虎”)天气。这一特征,是导致秋季日照时数偏少的因素之一。
③受地形影响,气温、降水垂直差异显著:米仓山北坡气温由北向南递减;降水则由北向南递增。
④灾害性天气如暴雨、低温、连阴雨、干旱等频繁。

精选留言

汉中南郑区简介概况
sample
2023-10-21
写留言
签到
投稿
QQ咨询
返回顶部